零溪考试网将带大家认识多省份公务员扩招,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 1、省考扩招意味着什么
- 2、公务员扩招的利弊
- 3、哪些省份的省考招录人数扩招了?
零溪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省考扩招意味着什么

省考扩招意味着为了给更多有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更多机会,来增加公务员队伍的多样性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地区和部门公务员短缺的情况,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无论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大幅扩招,还是多省放宽报考年龄年制,都意味着将会更多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但是,这对于大家来说未必是一个好消息。由于门槛的降低,更多的人将具备报考资格,因此报名人数增加、竞争压力增大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对于大家来说,有机会可以提升身份优势,比如:先读研再考公务员或者成为党员预备党员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更加刻苦、更加勤奋的准备考试,来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提高学习效率。考生需要根据公务员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大纲等提前规划、系统复习,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比如:参加培训辅导班或者自学刷题等。
积累相关经验。除了提高复习效率外,积累相关经验、增强综合素质也较为重要。在大学期间可以多参加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提高学习的方法:
1、形成自我测验、自我矫正,自我补救的自我约束习惯。对自己进行检测,并及时地反馈评价,及时矫正和补救增加我们的信心。
2、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
3、对比学习要求我们把知识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归类,形成容易检索的程序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再现与提取,也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公务员扩招的利弊
公务员扩招的利弊如下:
利:岗位选择性多:很多考生都在等公告、等岗位,如果黑龙江2020省考也大量扩招,无疑会有更多的岗位可供选择,所以考生大可不必担心无岗位可报的问题,而是要关心自己是否能考上。稳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公开招聘人才,投入到基层,充实基层服务力量。扩大征集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规模。
上岸几率提升:高稳定性,幸福感强,社会地位高,有成就感都使得公务员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职业,随着近年来机构改革的成熟落地,各部门运行走向正轨,加之疫情影响体现了基层工作者的重要性,目前正是各地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当招录人数增加时,考生的上岸几率也就会有一定的提高。
弊:竞争相对激烈: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求职者可能都会考虑选择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所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公务员考试。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局势和热度不减的公务员考试,考生只有主动出击,合理规划,踏实备考,才能顺版利被录取,面对激烈的竞争,考生需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精神压力大:因为竞争变得激烈,考生们在学习压力上会变大,备考紧张,包括三不限等岗位,历年三不限岗位也是报考人数较多,无疑给考生带来紧张焦躁的情绪,那么在此,还是希望各位考生有一个好的心态备考。
2023年多地扩招公务员原因:
扩招是普遍趋势:从招录规模上看,各省在2023年扩招是普遍趋势。其中,甘肃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4地扩招超过50%,扩招规模分别达79.7%、59%、55.2%、50.7%。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则呈现小幅扩招的趋势,比如江苏省,扩招比例超过13%,山东省扩招比例则为9.7%。
在岗位数量方面,以甘肃省为例,2022年,甘肃省招录公务员岗位数为1977个,而2023年岗位数为3629个,新增了1652个岗位。甘南州招考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受出生于1962-1963年的公务员‘退休高峰期’影响,各个单位报上来的岗位有明显增加。如甘南州今年共招136个岗位、共157人,较去年多招近60人。”
为何选择体制内就业:在招录政策方面,多地省考面向应届毕业生扩招的特征较为明显。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湖北省、浙江省等地还明确了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3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平衡人才供需,2022年毕业季,一些名校硕士、博士生扎堆进入县城、进入体制内基层岗位的现象曾引发讨论。
2023年,不少省区市招录公告也持续推出支持各类人才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
哪些省份的省考招录人数扩招了?
新年过后,多地公务员省考报名陆续进行。红星新闻梳理发现,约27个省份将在本周六迎来笔试。从目前的招录信息看,今年省考招录总人数接近20万,同比增长16%。相较于国考3.71万个招录名额,总报名数突破250万的激烈竞争,省考压力似乎小了不少。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近些年来“考公一族”队伍都日趋庞大。2023年国考连续4年扩招,招录人数和报名人数均创下近10年新高。就目前情况来看,“扩招”同样是今年省考一大关键词。据中公教育统计,2023年省考中,约有27个省份对招录人数进行了扩招。
其中,广西、甘肃两地招录增幅较大:广西2022年总共招录公务员4368名,到2023年增长至6781名,同比增长约55%。甘肃去年计划招录公务员2364名,今年计划招录超4000名,同比增长约80%。此外,云南、内蒙古扩招比例也均在50%。
除了招录人数明显提升,加入扩招行列的省份数量也较以往增加不少。红星新闻梳理2022年和2021年招录情况发现,尽管每年都有省份扩招,但扩招规模和幅度都远低于今年。
如2021年,仅有13个地区的省考有扩招,其中仅云南扩招增幅超50%;2022年,扩招省份增至18个,但未出现扩招增幅超80%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就业形势变得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压力不可忽视。所以各地政府要增加一些公考岗位,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竹立家看来,扩招的主要原因除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则在于各地要发展经济,带动行政机关功能扩大。“比如一些地区过去经济发展落后,现在要恢复发展,就需要新生力量补充。”
年龄门槛:10省份面向应届硕、博部分岗位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
于考公人员而言,除了扩招这一好消息外,放宽一些岗位的年龄限制,也同样是一大喜讯。
据红星新闻不完全统计,在20余个已公布公务员报考信息的省份中,河南、贵州、天津、湖北、江西、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内蒙古10个省份,近些年放宽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但这些地区报考年龄限制的放宽,多面向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
河南今年省考公告就写明,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2年1月以后出生)。而过去年龄限制通常为35周岁以下。
对此,河南省公务员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称,今年报考年龄限制原则上还是35岁,不过确实有部分岗位放宽了年龄限制。至于放宽年龄限制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具体职位需求变动了。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进一步放宽年龄要求,该工作人员表示尚不确定。